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

皓翰又孤單的宇宙旅程


皓翰又孤單的宇宙旅程
我很喜歡玩電動遊戲,我喜歡遊戲所勾勒出的封閉世界,封閉世界產生的故事,以及故事背後的寓意。有一款叫做 Spore 的遊戲,玩家代表一個物種的太空冒險隊,必須要在皓翰的銀河系中,行駛著太空船到處探索。在途中會遇到各式各樣奇怪的物種,奇怪的物種會有各自想要做的事情,然後你要試著跟他們打交道。一連串互動的結果,有時候是互相交易、有時候是幫助、還有時候是開戰。

你跟其它的物種變成了同盟、生意夥伴、雇主、以及敵人。

你真的會遇到太多不同種類的物種了,然後他們真的太奇怪了。他們不但長的奇怪,他們吃的東西也非常的奇怪。有時候你甚至會覺得他們是不是因為吃了這些東西,才長的這樣子。旅程的意義,或許就是在遇到這些人,然後驚訝道"原來這也可以吃!":"原來懶惰可以吃"、"原來恨意可以吃"、"原來認同感可以吃"、"原來愛可以吃"。你發現了這一個銀河系中,原來還有另一個可能。然後跟他們打交道久了,你們可能也跟他們吃起同樣的食物,但你也知道你永遠不會吃另一些食物,然後你稍為更認識了自己一點。你漸漸也見怪不怪了,你看到人,你知道他吃什麼東西。有時候你跟他一起吃,有時候餵他吃,或著是乾脆在他開口吃之前就離開了。

在非常少數的時刻,你會在旅途中遇到你的同類,然後你們會有關真理的激烈爭辯、在擎天崗一個充滿陽光的早上、一場在長板凳上的眼淚、或著是一杯巧克力奶昔。經驗會告訴你,這一件事有多難得。這一個宇宙儘管皓大,但是這些事情現在就只在這裡發生了。當你在這些時刻,遇到這些人的時候,你已經學會珍惜了。在一起享受的同時,妳雖然知道這一切終有結束的一天,但心情是平靜而且圓滿的。因為你會很有自信的知道,在你自己的旅程,這一個時間點,就是要這一個地方遇到他。

然後,旅程又要開始了。不管對於你自己,還是他。又一系列的匆匆忙,匆忙忙。

在匆忙的旅程中,我有時候會停下來欣賞整個銀河系。我會覺得眼前有很多決定,我可以選擇很多星星當成下一站的停靠點。這一個遊戲真的很酷的地方,是這一個銀河系設計的真的非常大,大到你似乎可以往任何一個方向,一直走下去。所以你真的下一步到什麼星球真的不太重要,重要是你心裡想要到哪裡。

你有時候會覺得孤單,好像在你選定的旅程,只有你一個人在這個旅程裡,要跟眼前的龍蛇神鬼打交道。有時候你會對這一個世界覺得失望,這一個世界的人令你感到失望。而往往是你最在乎的事情,或最在意的人讓你感到最深刻的絕望。每一次都很困難,好像生你船上擁有的所有東西都正在被倒空,經過一連串的事情什麼東西都不會剩下了。

然後當你真的什麼可已失去的東西都失去了之後。你會發現,原來你還在。

然後你會知道你身上有一些東西是永遠沒有辦法被奪走的。

一個人的夢想是沒有辦法被剝奪的,你對生命的熱情是沒有辦法被奪走的,你在這一個世界上付出的愛是沒有辦法被奪走的。看著銀河系,你就會感覺到這一個銀河系有你的朋友、你的敵人、你的工作夥伴、以及你愛的人。

And in the end, the love you get is equal to the love you make.

*我在Spore 上的 coucoustar 星球。


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

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 3 重新定義射擊遊戲


久聞這一個遊戲的大名,多謝這一次在朋友黃士修過夜的時候,他大力推薦/並且願意借我玩。這樣玩了一夜一天,居然把整個遊戲破完了。



這個遊戲的整體心得:
玩一個遊戲幾乎就像是連續看了一部"24"的影集內容:美國中心的故事敘述,俄國大軍入侵美國國土,所以進行一系列的反攻,最後發現原來是恐怖主義的陰謀,所以把邪惡幹掉,世界就和平了。這一種程度的劇情,對於射擊遊戲就已經很夠用了。

遊戲中場面真的相當浩大。比方說從潛水推進器入侵蘇俄潛水艇,然後再從上面發射導彈把所有的蘇俄船艦都打爆。當時我看到這一幕,覺得直逼電影珍珠港。遊戲畫面的精緻程度也相當的驚人,我上一款的射擊遊戲已經是<終極動員令:叛國者>,裡面的線條都相對簡單,情境/人物也常常出現鋸齒。十年來,畫質已經是完全不一樣的程度了:畫面有光、影、煙霧,就只差煙硝味了。遊戲的互動有相當有趣:就算是在影片模式中,還是可以自由的選擇視角,身歷其境。

當然,這是技術的進步。

市面上高畫質的射擊遊戲比比皆是,但是MW3會這麼成功,我以為不是因為它在技術上的能力,而在於他重新設計了射擊遊戲。我雖然已經十年沒有買射擊遊戲了,不過以下是我覺得 MW3 真的做的很好幾點:

  1. 簡化射擊,增加多元體驗。說起來弔詭,這個射擊遊戲做的最主要事情,居然是把射擊相關的體驗降低:假如使用PS3遊戲中自動瞄準的模式,按住 R1、L1 要射殺敵人真的輕而一舉。我沒有真的做過詳細的測試,可是我敢說單就 射擊體驗比較,CS 還比 MW3 還好:包含槍的連發的後座力、子彈射出之後飄移的曲線等等。MW3 把射擊這一件事變的容易就打中了,這讓玩家面對十多個敵人的時候,可以很炫的一次殺掉很多敵人。而且說穿了,玩家真的想要的其實只是過癮的殺人感,而不是煩惱槍彈會怎麼樣飄移。

    玩家真的在乎是想要成為英雄,看起來很帥。這個遊戲真的太誇張的華麗,讓人上癮:當玩家破門而入之後,遊戲的步調突然轉為慢動作,就像駭客任務一樣,玩家可以連開三槍把所有敵人一次解決。

    不過這並不表示這遊戲很簡單,玩家每幾分鐘就須要做出一個新的互動模式:傳統射擊遊戲往往使用一兩個互動模式解決整個關卡。在MW3裡面一個關卡中往往要在四、五個模式中切換。遊戲裡,除了現代戰爭中所有常見的槍械。還有諸如:無人飛機、機器人、戰鬥機的資源可以使用。我記得光是在空中射擊地面部隊,我就使用過三種不同的射擊武器。還有,當我人被炸飛到車子外頭,我在墜落的過程還需要拼命的按左右鍵閃躲沿路的落石。在飛機中劫機的時候,突然出現無重力模式的射擊狀態等等。

    傳統遊戲,目地說穿了就是要把沿路的敵人全部解決,純粹嗜血性的情緒。我在MW3裡,體會了非常多豐富的心境,任務裡面目標非常多樣:比方在敵人太多的時候,需要裝成死屍,讓他們從身旁經過。躲在窗底下的時候,敵人還會把頭探進來,那一刻,心裡真的有一種揪住的懸疑感。
  2. 讓玩家是主角,好康都體驗的到。這一句話聽起來事廢話,玩家當然是遊戲的主角。在所有遊戲當中,玩家都是主要推動劇情向前的人。但是多少時候,當我們拿槍走到一個促發點之後,遊戲就變成自動導航模式:建築物自動隱爆了、門自動被踹開了,空中支援部隊瞬間把所有人都殺光了。推動這些劇情的是電腦。

    MW3 把這些掌控權都交還給玩家:所有最酷的爆破、最厲害的武器都。幾乎每一個劇情的進展都是由玩家操作:遊戲中的輔助性的角色在遇到開門,放炸彈的時候都還會讓主角去用。就算故事中突然需要出線空中支援部隊,玩家就會突然變到飛機上的機槍座上射擊。

    遊戲步調,扣住玩家心弦:傳統遊戲,電腦的AI的設計,玩起來就像是拿一支槍的追著會反擊的目標打靶。往往可以找到遊戲的死角,以自己的Tempo慢慢的把敵人一個個做掉,然後在往前推進。有時候一不小心,電腦就自己跟自己玩起來,然後玩家就被涼在一邊,其實相當的孤單。在MW3裡面,步調非常的緊湊,玩家常常會被劇情的設計推來推去。哪怕只是趴在地上,馬上就有手榴彈丟過來了。遊戲的促發條件設計的相當的緊湊,幾乎每走三、五部就會引發不同的事件。

    這一個遊戲真的是以主角為中心的敘事中心。這樣說起來很奇怪,不過我在完 MW3 的時候,有一種正在被遊戲關心的感動。
    coolpc.com.tw

    cod8modernwarfare3.com
  3. 去除裝甲、血量,重生機制的再設計。MW3 裡有一個相當大膽的改變,就是它沒有量化血量的概念:幾乎所有的射擊遊戲,為了要顯示主角的生命值,都會有一個血量值。在 MW3 (已急據說所有的 MW 系列) 受傷的時候,螢幕就會轉為紅色。這裡還有一個超棒的設計,就是重生機制。通常射擊遊戲的重生機制,就是損失血量的話,就只能在沿路找補給包補給。所以遊戲中還會出現很多補給的圖式,假如死掉的話,就必須在從上一個Auto Saving Point 開始。但是在 MW3 假如受傷的話,治療的方式是原地靜止幾秒鐘,血量就會自動回來了,這會讓玩家比較願意嘗試小型的衝鋒陷陣,讓玩家可以嘗試的東西又多出很多。

    當中細微的變化,真的是需要玩才可以體會的。
黃說這一部片子花了5,000萬美金,相當於兩部<賽德克巴萊>的拍攝金費。某種層面,這一個遊戲就是十小時的電影體驗。





2011年11月12日 星期六

Aparna Rao: High-tech art (with a sense of humor)


Aparna Rao shares some very interesting machine human interaction art. Including a small little person that appears behind the graph when silence, and disappear as someone makes a sound.

Technology is something that should interact with human.

2011年11月11日 星期五

Matt Cutts: Try something new for 30 days



Very short, yet inspiring concept. This video first changed my friend Ray, who is starting to compete 30 days cooking dishes for 27 EU countries. He then shared this idea with me, and I have started my own 30 days sketch initiative.

I am at day 18.  Hope to be able to share it soon.

2011年11月6日 星期日

殺死一個概念 <待完成>


源自於觀看資訊一書想像可以衍伸的小說情節:

故事中,就是今日的社會,我們使用社群網站,手機,受到大眾媒體的傳播。我們的的頭腦彼此相互連接同一個平台上、交換資訊。

故事中的對立,是來自於中國以及美國的對立:

美國以英文為主體的網路世界,包含搜尋引擎Google、Yahoo還有社群網站Tweeter、Facebook、Youtube的崛起,大幅了改變人類的生活習慣。這些公司在追求最大價值的同時,也意外的在政治上發揮了一定的影響力:在各個地方散播民主、資本主義的價值。間接導致有好幾個政府都出現了革命。另外一方面,政府單位也嚴格的控制了網路的資訊,因為對應恐怖主義,所發展出來的技術以及權力:政府可以在信件內進行關鍵字比對,他們也有權力要求業者提供存放在美國境內的資料庫。

不過政府雖然有能力調閱這些資料,但是他們沒有人才、能力可以去分析不同的的資料。在緊接著未來,真的會造成改變的是網路公司。全世界真的最懂網路的人,會在私人企業工作。為了獲取更大的商業利益,最終開始收集越來越多的個人的資訊,目的是要讓廣告越來越準確。一旦這樣的資料存在,政府機構就有東西可以調閱了。



另外一個世界,則是以簡體中文為主的中國。中國政府為了政治上的安定性,長期以來已經嚴密的投入網路資訊的監控。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喜歡著使用著中文,也在根本上,造成跟美國截然不同的網路文化。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人們對於資訊的需求非常之大。這可能跟中國經濟起飛的時間較晚有關係,大家相對的對著電視、報紙等其他媒體依賴性相對比較低。在中國,每一個人平均花費更多的時間在網路上,也更願意在網路上進行交易。

中國政府,除了嚴密掌控資訊的防火牆"長城"之外,底下長期的聘用駭客合作,可以進行主動性的攻擊。除了技術層面,中國政府發現他們也越來越難以決定怎麼樣適當的封鎖網路上的消息了。

接下來的發展,應該不會是在網路技術上,而是在資訊上的:想像在兩個世界裡面,不斷會有駭客對網站的安全缺口進行攻擊。儘管這些攻擊有時候的確成功,導致像是Sony 上百萬的帳號外洩,但是整體來講,網路會變得越來越安全。當然,某一方面還是可能對特定的網路展開攻擊,進行癱瘓。但總體來講,意義不大。

真的具有殺傷力的,是精心設計的訊息。想像這一個訊息本身沒有什麼問題,他可能是一句非常簡單的口號、一首曲子、一張照片。訊息本身需要夠簡單,才可以被大量的被傳輸。想像美國政府要展開攻擊,於是開始設計一連串的訊息。

一連串的訊息:A-B-C-D。看起來是完全不相干的幾件事情,完全沒有關聯性。他們分開來看似乎都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但是想像每一件新聞都有一點點發酵的空間。這些事情接續著發生著,全國處在一個沸騰的邊緣。一觸即發。

想像柏林圍牆倒塌的故事,倒塌乃是起於東德的一個疲倦軍官發佈的訊息不儘正確,又剛好被NBC的記者錯誤的解讀,充滿希望的民眾突然湧向圍牆。然後圍牆就倒了。
莎士比亞中羅密歐以及茱麗葉的悲劇,不也正是因為錯誤的資訊傳導嘛? 
當然,怎麼樣可以準確的組合一連串的訊息,在適當的時間發佈攻擊,在過去似乎是一個太過複雜的任務。人民的反應太難以預料了。不過網路的出現改變了這件事情,現在大家都在同一個平台上發表著言論。這個時候超級電腦就登場了。這一個超級電腦可以持續的在網路上爬文,監控、量化一個國家的民眾對一件事情的發酵程度。

這一種程度的超級電腦現在已經有了。像是龍捲風這樣的公司,可以在網路爬尋各個網路論壇,將評價轉換為可以量化的分數。避險基金公司也創造了一種新的指數,因為他們發現大眾即時的情緒會影響股市的表現。他們建立了一個機器人,在推特上持續的爬文,統計每一個人的發言。
所以故事中,中美雙方政府當然設立了最頂尖的人工智慧,即時的監控敵國的最新動態。這一個人工智慧只要稍為進步一點,就可以精確開始評估每一種類的消息,對不同的社群、階級、社經地位的人的影響。




雙方運用這樣的人工智慧,一直監視著對方的網路。掌握最新的討論動態,並且觀察各種訊息的傳播渠道,建立不同的可能模型。雙方政府也運用這樣的工具,進行 Beta 版的測試。在其他的地區進行小規模的測試:像是非洲、中東國家最近的政治革命。美國為了精確測量,甚至在自己國家進行了這樣子的攻擊:占領華爾街的活動就屬於這一類。

美、中兩政府為了取得更多實驗的數據,還甚至把這樣的工具借給其它國家的政府使用。所以包含封鎖網路消息、或是網路監控等技術。

隨著時間,雙方政府使用的人工智智慧越來越進化了。

不過在運用這樣人工智慧的同時,政府也發現這樣的工具如果沒有搭配可以合理的詮釋,沒有辦法真的發揮所有的功效。畢竟不同的文化,還是有太巨大的根本性差異:就拿幽默感來說,美國人覺得好笑的東西,可能是對其它文化的人的一種污辱。

我們男主角,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登場了。身為一個從小在美國長大的華人,他非常適應美國文化,也因為他的特殊身分,他在某些情況需要更努力的去融入當地的社群,甚至比美國人自己還要更了解美國文化了。

男主角在一個智囊團裡工作,這一個智囊團歸屬於中國政府國安局底下的網路監控組所掌管(名字待確認)。主要的工作就是監控美國的網路活動,以及從事保護性的預防措施。

男主角首先發現一系列異常的活動,似乎暗示著正有一系列的攻擊措施朝著中國而來。智囊團雖然採取了相對應的防堵措施,但是似乎僅只是忙著救火而已。

其中,有一串的攻擊當中,出現了一個非常簡單的訊息在上海地區被散佈。這一個訊息在星期一早上,大家進辦公室,打開信箱的時候冒出來。然後就造成小規模的暴動。如此優雅但是有效的攻擊,突顯了對方對於中國情勢的了解,智囊團遭收到來自上層的巨大壓力,我們的男主角覺得智囊團裡面可能有內鬼。

原本區域性的影響,越演越烈,逐漸變為全國性的事情。民眾每天在新聞上,受到同一個事件的影響,逐漸的被同調化了。這是相當可怕的事情,因為通常來講,不同個體的差異,表示每一個人對一件事情發生後的反應是不同的,不同的反應會互相抵消,造收斂(反例:想像在一個獨木橋,跨著統一步伐的軍人)。

只是隨著人類的心智越來越統一,同樣的事情影響這一個國家的每一個人。以中國這麼幅員廣大的地方,民眾一旦被同調化就容易產生了巨大的能量。經過一系列,大規模的事件洗腦,國民的心智已經變得相當的脆弱,當然表面上這一個社會還是過著相當的正常的生活。但其實這一個時候,人民的心智脆弱到會被任何的事情扇動。一場經濟、政治革命似乎在夕。


這當中當然有一個關鍵的決策點,是在新聞真的白熱化的時候,礙於領導單位的巨大壓力,智囊團的計劃主持人打算啟動他們網路防火牆,長城,的終極功能:"宵禁"。宵禁可以全面的切斷所有的網路連線。這樣雖然可以停止消息的散播,但也會造成更全面性的失控:我們的生活已經跟網路密不可分了,我們不可能把它關掉的。中國先前光是實驗性的把全國網吧關閉,就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男主角提議的是另外一個名叫做"孟姜女"的方案,這一個正在四川進行的實驗性方案,與
"宵禁"的概念徹底相反:這一個方案把長城的關鍵字省察功能降到最低。充份的資訊,會瞬間讓同調化的民眾加入許多的熵值。當然,這也表示要讓中國人民直接暴露在美國的雜誌、台灣的無名小站、以及中國自己境內諸如法輪功等組織。這是領導階級無法接受的事情。

整個智囊團進入備戰狀態,他們提前把一些專案收尾,做完名為"和絃樂章"的攻擊計劃。和弦樂章總長14:37分鐘,以毫秒為計算單位。

它的攻擊目標是美國的股票市場,因為經過詳細的分析,智庫發現在結構上,美國投資、金融機構是一個極為集中的市場,就算是金融風暴過過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財富仍有幾家銀行所操作。這幾家銀行裡面,又以為數非常少的幾位交易員、以及超級電腦,影響了整個市場的動向。所謂的超級電腦,就是以物哩、數學模型為基底,快速對股票進行反應。

和弦樂章針對這一組機器與人進行兩個版本的攻擊:


2011年11月5日 星期六

閱讀資訊一書的心得



The information James Gleick/資訊 詹姆斯.葛雷易克

雖然我沒有辦法瞭解這一本書的所有內容,不過就只是我了解的部分,已經很大部分的影響我了。先前隱約感覺我在不同領域所感興趣的東西,都應該有一個連結在,我現在才知道這些東西都隱約的跟著資訊有關係,感謝黃士修的推薦。

兩個概念我覺得相當的有趣,首先是迷因 (meme)

迷因 (meme)
關於生命的由來的其中一個解釋是,地球原本是一個滾燙的熱湯,全部都由無生命的物質組成。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能量碰撞,從中居然展生了生命!(我不太常用驚嘆號,可是這真的敘說一個非常驚人的過程)。接下來再加一點達爾文:生命體會有不同的變化,可以彼此組合、分離、融合。然後不同版本的生命會相互競爭,最終最適的版本才會存活下來。

假如可以熟悉無生命-生物圈的轉換,那麼可能對迷因的概念有較高的理解:我們人類的腦袋中有一天會突然產生一段資訊:有可能是一個概念、一個想法或著一段旋律。我們會把這一段資訊複製給別人,透過講話、唱歌、故事、書寫、影像。不同的概念會互相的競爭,我們會發現某些資訊非常容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有一些則不然。

隨著現在網路世界的發達,一瞬間,傳播的速度似乎已經沒有極限了。 Susan Boyle 的一首歌,一夕之間家喻戶曉。

更有趣的觀察,資訊在相互競爭的時候,並不一定會讓它的載體變得更好。有太多例子,是一個人會願意為了一個概念而犧牲的。我昨天,因此還重新去看了 V 怪客:

Creedy: Die! Die! Why won't you die?... Why won't you die? 
V: Beneath this mask there is more than flesh. Beneath this mask there is an idea, Mr. Creedy, and ideas are bulletproof. 

環境可能創造了生物,但生物的確是有可能毀滅環境。為什麼概念不行毀滅它的造物主?



迷因的概念,把人類當成一種載具的看法令人不安。我也很抗拒,我開始思考,人類是有主控權的,但我們真的有主控權嘛?我們每天閱讀,聊天,看新聞,聽歌曲已經跟我們生活有密切連結了。就算不傳播,我們光是坐下來思考這一件事,就已經要創造了一個概念在這個世界上了。

當然我們可以停止思考。我就曾經在當下的力量,看到作者對我們持續不斷的被一些思想佔據的警告。理性應該應該是我們的一種工具。但我們現在需要做很大的努力才可以脫離其制約了。腦中揮之不去,一直在運轉的思緒真的是這麼大的一個威脅嘛?

這牽扯到另外一個問題:自主。這一些資訊是有自主能力的嘛?他們本身會有意識嘛?我知道現在這些資訊是因為在我的腦袋中不斷的被運轉。有沒有可能資訊本身就可以獨立了呢?雖然這是魔鬼終結者, Skynet  的出現。但想想,回顧演化對的生命起源的假說:無生命也是經過非常長的一段期間的自我組合、排序,才出現第一個生命。假如以相對應的時間軸來看,概念、資訊的出現的時間還非常的短。可是進步的幅度已經如此的驚人了。


電影機械公敵 I, Robot 裡,不同的程式碼的排列組合,讓機器人出現了意識的行為。Time雜誌預估說到了2045年,機器已經有相當程度的自主性。我們可以把我們複雜的腦袋上傳到一個伺服器上,然後永遠在伺服器中存在。







回過來看,當有一天資訊真的開始自主學習了,這一個世界上會發生什麼事情?縱觀我們人類的行為,我們每天接收大量的新聞。Facebook 的平台讓一個人可以上傳/下載資訊,每天高達3到10次之多。

這個概念的傳播,有沒有可能讓我們一看,做出很瘋狂的事情?我本來想說,有沒有可能網路上突然出現一個資訊,讓所有連結的人類的都立刻死亡?這聽起來有點誇張。

不過想想,才在前陣子不久,我剛進辦公室,登入網路,發現Steve Jobs死掉了。我泛著淚跟我同事面面相覷。而埃及的茉莉花革命,是不是也是很多人幾乎即時被一個資訊所影響,不顧生命的戰鬥?背後當然有為社會的積極的意義,也可能只是純粹個人的:比方看了完全自殺手冊,就選擇結束自己生命的人。

我覺得這簡直可以寫成一篇小說了,我在別的地方再繼續延伸這樣的構想好了。

再來是熵的概念。

熵 (Entropy)
滴原本在熱力學上是沒有辦法被使用的能量。想向任何的物理/化學反應中,能量都會在某種效率下進行轉換,比方供應著著筆記型電腦的電源是95%的轉換,表示有5%的能量在這一個過程中被耗散了,這是熵的概念。

熱力學有兩個重要的特性:

  1. 這一個世界的能量是不變的
  2. 熵值永遠在增加,也就是不同的能量體最終會互相平衡
我的解讀
想像一個女校的高中班級,大家對八卦都很有興趣。當其中有人有八卦的時候,就會逼不及待要跟兩三個好朋友分享。想像比方這一個班級去校外教學,然後大家到了晚上不睡覺,開始一直講八卦。一直講,一直講,一直講。熵值的理論預測,到某一個時間點,所有人對同一件事的看法會接近一致,所有的人手上都不會剩下任何的東西可以說。

現在假如考慮股票市場,想像在一開始的時候,在龐大的市場中,有些人手邊擁有資訊。在開始交易之後交換這些資訊,然後股價就會達到一個平衡。


不過當然,在實際應用上,我們所在的系統不是封閉的:前面所說的女生班,每天都會有發生"新的"八卦、股票市場上產業每天發生新的事情。不過用熵這樣的看法,讓我釐清一個之前一直都沒有想清楚的事情。一個好的交易員,有可能有三種獲利的方式:

  1. 可能可以在資訊一發生的時候,就計算出最終的平衡解(最終價格)
  2. 瞭解市場上對新資訊會怎麼樣反應,然後逆向操作




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Code Academy: Programming 101

This seems to be a useful website, where you can learn step-by-step programming skills.
I am at badge 2, whoever interested in joining?

http://www.codecademy.com

2011年9月29日 星期四

[轉載] 創業結束後三年,我當員工的心得

非常有趣的文章,全篇轉載自創業結束後三年,我當員工的心得 C*Cool



我一直都覺得我創業失敗是一場壯遊也是一段小悲傷,而有很多的觀察與領悟,我是在當了幾年員工之後,才慢慢了解的…
不重要的觀察XD:
  • 能力與知識上,創業每三個月就會level up, 當員工是平均每13個月level up。
  • 創業每一天都燒掉一堆錢,當員工每個月都可以存一些錢。
  • 創業每一個晚上都會睡不著覺,當員工中午吃太飽都會快睡著。
  • 創業看書的心得常常是『不是只有我這樣想的』,當員工看書心得開始會出現『那我現在的狀況是…?』的聲音。
  • 創業賺很少錢也無所謂因為每個偉大的事業都是這樣起頭的,當員工後開始計較別的公司offer比較好靠爸自己下午茶吃不好。
  • 創業常想責任好大自己好渺小,當員工拿人錢就開始想原來我還值真不少。
  • 創業自己抓著頭想出路,當員工開始呢喃上頭的策略根本不算是個好招數。
  • 創業知道自己沒有後路所以一天當兩天用,當員工開始知道上班的混多少也是一種藝術。
  • 創業開會因為專注所以腦袋精明手勢多,當員工開會常常看到會有人進入自動導航模式。
最重要的領悟(認真):
  • 原來沒當過員工,就從來不知道怎麼與員工溝通。
  • 要學會享受『醍醐罐頂』的美,那比射了還爽(說真的)
  • 做過的事情,哪些東西是錯的,其實比那些正確的還要有教育意義。
  • 老闆與主管真的很可憐,其中的辛酸只有做過的才知道,沒做過的真要學會有禮貌。
  • 人才很重要,idea不重要。
  • 執行很重要,idea不重要。
  • 趨勢很重要,趕流行不重要。
  • Pivot與Lean兩個字不是只有創業家才要會,當員工的若能理解,心態會健康很多。
  • 一直想一直鑽很重要,企劃與Microsoft Project不重要。
  • 偷學是一個不用錢又不用時間的高招,多觀察周遭的細節會帶給我們很多洞見。
  • 哲學很重要,研磨出自己的一套哲學更是未來人生與專業能力培養的基石。
  • 書到用時方恨少,唯有自己回頭發現原來看過某本書,當時就不會做錯了,才會有覺悟。
  • 錢,他是必要的,但是他不會帶給你更多的幸福。
  • 投資在自己身上,尤其是腦袋上,特別重要。因為這會給你錢換不到的幸福感,也讓我們更能看清這有如迷霧般的世界。
  • 創業不能全靠熱情死命往前衝,往往『穩健』兩個字是決勝關鍵,要當過小螺絲拿過人薪水才知道箇中奧祕。
  • 下決策要帶種,要堅定,要相信自己的判斷。但是沒準備沒依據,自己要懂得謙遜與授權。
  • 權力是一種責任,不是一種態度。 就算你是歐巴馬,你也什麼都不是,聽聽別人的意見,且找出自己的洞見。把洞見給落實,才是權力的展現。
  • 珍惜任何機會。不是說當人員工就沒差了,機會永遠是給有準備且有企圖心的人。
  • 人生很長,"I am too old for this"這句話基本上是在認輸。年紀的增長會帶給我們智慧與歷練,這件事情自己卻常常忽略了。
  • 薪水多少,跟實力多少,常常不是成正比的。但你能為組織帶來多少,也不一定跟實力成正比。(組織要的是什麼?我們真的都要好好想想)
  • 『做就對了』『不要抱怨』,這兩句在當兵時常聽的話,不管是在創業還是當員工時,記得要常對自己這麼說,因為說久了,你就會發現他們是超級正面的句子,甚至會帶給我們力量。
  • 錯了就承認,沒什麼大不了。 但是對了,驕傲是不必要的。有些文化很愛驕傲,但我自己比較喜歡中國式的謙遜,與小孩子般的傻笑。
  • 常常跟他人聊些天南地北會很有收穫的,尤其是一些個性或是專業上跟你離很遠的人。埋頭苦幹是一招,但是只適用於天才。集體智慧沒那麼高招,但是他simply works!
  • 不要以為自己很厲害,因為一這樣想,你就停止進步了。
  • 人生一塊圓餅圖,裡面越多顏色,你越適合創業。
  • 要喜歡自己,不要覺得自己哪裡哪裡的缺點很要命,一定要立志改掉它,甚至把它鍛鍊到一個極致。 人性的缺點在十八歲之後就很難改了,拐個彎解決它比較實際。
  • 公私分明,但是不要當個混蛋。
  • 單刀直入,但不要當個混蛋。
  • 跟團隊合作,別當自幹王。
  • 經營一個團隊是極其重要的事情,它甚至大過了招募優秀人才這件事。
  • 各種規模與屬性的組織都有它的特色,是特色不是缺點。別把特色跟缺點混為一談。
  • 為什麼很重要,即便你不一定會被告知為什麼,但是一定要對為什麼有一番自己的見解。
  • 拉高標準,永遠是對的。(特別感謝我前主管Dennis)
  • 每次遇到很痛苦的時刻,不用分泌過多腎上腺素,也不用很負面,記得要穩健。
  • 人類的極限很高的,但是不要突然間拉高標準,那會導致事情的崩解。
  • 如何把組織變的更好,是每個人都會想的,主管與老闆其實只要學會聆聽,就往前很大一步了。
  • 我們都是儒家文化的延伸,別硬幹要學國外的東西,很多時候自己血液中就有很棒的鑽石,就看你願不願意用。
  • 自信跟自傲是兩碼子事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要往自己身上看,不是看別人。
我的大改變:
  • 現在知道搞出好東西,比快速搞出東西重要。
  • 說話,要說到人家聽的懂,我以前太愛講大道理了。(但我猜現在只是比較沒那麼誇張而已 哈)
  • 事情不要做多,要做好。
  • 懂得『再想想』的藝術了,也不是一直衝就會有好東西,停下來想一下別的,往往會有大發現。
  • 了解『一種米養百種人』這句話其實並不負面,他的真義是『你不能因為你跟人家吃同一種米就以為人家想的都跟你一樣』
  • 了解總有自己看不見與到不了的地方,那些地方讓專業的去搞,不過等到自己看到的時候,也要保持專業。
  • 了解『準備』的重要性不下於『執行』
  • 懂得謙虛,並且在需要表現的時候勇於表現。
  • 懂得看事情背後的結構,懂得看話語背後的期待,懂得聽暗示,懂得『話說得深情流露得真』是怎麼一會兒事(特別感謝蛋堡同學!)
  • 懂得『偷學』了,尤其是那些看起來沒什麼的長輩,其實他們只是很謙虛而已。
  • 懂得些『尺度』了,但還是會有過熱傾向就是了。
  • 懂得『殺機焉用牛刀』與不要『小孩子玩大車』了。
  • 懂得讀一本書了,這跟看新聞是完全不同的收穫。
  • 懂得創業失敗要釋懷,因為它帶給我了很多。
沒變的我:
  • 還是沒辦法開會的時候停下來讓大家想事情,那一種『想要繼續下去』的偏執還是在。
  • 還是沒辦法不定期的心情不好。
  • 還是喜歡喝『甜甜的東西』。
  • 還是特愛想一些有的沒有的idea,但是現在知道要存檔要仔細想,不是馬上開幹。
  • 依然在我有興趣的領域,會high到一個旁人覺得奇怪的地步。
  • 依然不在乎小錢,所以一直都沒存到什麼錢 sigh…
  • 還是每次開會簡報都慣性要走到投影幕前面。
  • 還是很受不了種族與任何的歧視,我還甚至因為這樣離開了一家公司,即便被針對的不是我。(可容忍範圍非常之低)
  • 還是會因為想要有禮貌,而說些跟自己想的不一樣的事情
  • 還是對於改變世界與世界大同,有種堅持,只是不一定會大聲說了。
  • 還是很雞婆。太愛問『還好嗎你?』,或是說『我來~』。
  • 還是很愛透露自己欣賞別人的哪個成分或是事件,有點露骨的那種。(很沒大沒小)
  • 還是偶而會受不了有階層的組織與階層的必要之惡,只是現在我現在會去抽煙,不是翻桌
  • 依然不懂得用些專業的字簡報,我的style就是很口語我改不了阿
  • 依然希望在個人生活中可以保持我的幼稚,極度的幼稚
總之:
人生不管在做什麼,都是一場壯遊,處處都有他媽的大收穫!
===2011/09/29後記===
這篇文章好像是我blog有史以來最多人看的一篇了阿… 真是超神奇的!我想要提議一個用一個google plus圈圈『創業用力聊』,加入這個圈圈你可以跟其他創業者或是有興趣創業的人,或是像我一樣的前創業者,聊聊些人生工作大小事。或許圈圈的hangout功能,可以讓我們在網路上形成一個創業的線上聯誼會喔! 在下面的plus文章留言,我會整理成公開圈圈讓大家方便加入嘿!記得常常跟圈圈裡面的人hangout喔!


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

2011年9月22日 星期四

人生的旅程



一切的旅程都在心裡。我們從來都沒有到達任何地方:當你向前踏一步的時候,世界往你的身後捲動了,但我們一直都在原地。你假如有一點難理解的話,想像你是一個線上遊戲的角色:你整趟旅程遇到瘋狂,奇麗的插曲,但其實你一直都待在螢幕的正中間。變動的是整個世界,我們只是在這個中心點跨出腳步、奔跑著、跳躍著、坐著、躺著、吃著、愛著並死去。




有一些人跑的非常快,跑了很遠很遠的距離。殊不知,只要你決定停下腳步,你就到你想要到的地方了。here is always here, and there is always there。我們從來不會到達任何地方,除非我們心滿足為止。



我們從來也不會滿足於任何事情。直到我們的心說滿足為止。


2011年9月19日 星期一

Interesting website Qwiki

Thanks to 魏志強's sharing, this website has been live for 1 year. But I never understand this, if this website can automatically create content from wiki, how come it's result is still limited? The current system must have something that still need human editorial.

Worth testing:
1. Whether the entry listed qwiki are correlated with the popularity in wiki. If it's an automatic, it should be the same, otherwise it's a proof that they use human to choose topic.
2. How fast is the response time, from change made on wiki, to change on qwiki.

Worth thinking:
1. Apart of the text-voice mechanism what will be the major challenge for a different language version?

http://www.qwiki.com
qwiki-00
from 電腦玩物

2011年9月18日 星期日

手機號碼轉接過濾(名稱暫定)

不需要更換電話號碼的方案

解決的問題:
-         手機遭受到不明/不友善的人士騷擾,以致於需要換手機。但換了新手機,所有的好友都還要更新一遍很麻煩。這一個服務可以讓你擁有這一個手機號碼的掌控權,一個智慧型待接的功能。(i.e. 主播楊伊眉)






市場:
-         公眾人物(1,000~10,000)
-         更換工作(8,000,000x1/3;全台勞動人口*平均每三年更換一次工作)
-         換新的手機、門號(i.e. iphone)
-         想要改頭換目的人、失戀的男、女性
-         可進一步讓手機號碼,變成有一些固定電話的客服,供中小型公司使用
-         驗證數字,或許可以從電信商那邊調的出來,消費者多長變更一次號碼。

延伸:
-         釋放虛擬的電話號碼

技術可行性:可行。已經有電話轉接的服務,只要把所有的通話先輸入到一個過濾的地方,經過選擇好的過濾系統,再將電話/名單轉出去。

Redirection

Redirection

SEC +1

我需要一個更簡單的目標,更容易被記得、執行與追蹤。
Stimulation,尋找更多、更有質量的input可以刺激我。對於生命熱情的感受。我需要找更多的消息來源,開更多新的眼睛,總覺得現在Google Reader上有的東西還太狹隘了一點。工作上,資深地前備是你最好的資產,記得要隨時跟他們虛心請教。

Entrepreneurship培養你的直覺,以及可以把事情搞定的能力。凡是可以Hack/Fix Things 的心態。感覺這最主要的訓練會是在工作上。找到可以有效率,根本扼殺問題的方法。不要浪費時間在冗長的加班上面,你需要把這些時間省下來吸收別的事情,時間不多了。

Consulting,前輩:"老板需要的是你的腦力,不是你的人力",一定要時時留意這方面的充實,才可以在工作上提供更多的價值。多花一點時間在思考,分析,多了解整個產業,以及技術的動態。試想更多假設的情境,提供更多Fact Base的東西。多參加演講,研討會。並且注意你所呈現出來的東西,溝通的要點。

+1
好習慣:
-         週間回家網路Offline
-         每一都需要運動,需要可以堅持下去的心智以及身體。
-         面對現實
-         多跟別人交流

多謝HowFun 的工作經驗分享。

2011年9月15日 星期四

第一杯咖啡:Star up 測試茶會 CaiDiLei踩地雷遊戲團隊

With 侯宗成,電機系"喔發",創業團隊的Alex 謝,客串的林承偉。

說起來有一點慚愧,我去吃了他們招待的點心,可是走的時候沒有很誠實的給他們反饋:他們會發給每一個參與者一個1到9分的牌子,請他們拿著牌子拍照。我給他們7分。一方面當然是佩服他們的勇氣,可以真的下來創業。但同時也有不好意思當面說壞話的成分。簡單來講,我覺得這一個遊戲現在還不好玩。

簡單來講,他們做的是一款手機的應用程式,希望運用LBS為商店設計一款小遊戲,幫商店進行折價。這一個踩地雷遊戲有幾個問題:

- 目前的犒賞制度,太容易讓消費者流失了。消費者假如在這一個小遊戲中輸了,就兌換不到免費的折價券了。這樣消費者下一次就不會想玩了。
- 目前的犒賞制度,不會讓消費者越來越想玩。消費者越玩這一個遊戲,中獎的可能性就越低。假設玩到最後,所有可以抽中的折價券都抽走了,消費者就沒有辦法玩了。
- 沒有社群的機制,可玩性不夠,假如只有單一消費者參與的話,對商家沒有創造商機,就不會有動機提供折價。


短期可能可以幫助改善的方法:
- 做一個限時的區域性比賽,比方在這接下來的三個小時內,這一個區域內開始踩地雷。每一個玩家可以即時的看到還有誰在跟他競爭,這樣才有可玩性。


我們在跟團隊討論的時候,想出幾個"假如是這樣的話,應該會很好玩"的想法:
- 不要做踩地雷遊戲,而是要做採金礦遊戲:消費者玩越久,越有可能抽到更高價值的犒賞。
- 需要有社群的概念,跟別人玩才好玩。我甚至想到可以像是以下的模式:

1. 有一個地圖,上面有合作的店家,每一個店家旁邊都有一個任務需要多人才可以完成。(想像是在線上遊戲魔獸世界裡面,需要多人才可以打的怪獸)

2. 顧客,需要找4到5個好朋友,到這一個店的旁邊,協力完成這一個任務。(想像你找一群好朋友,跑到這一家店的旁邊,一起上線,把怪獸打爆了)

3. 完成任務之後,其中一位顧客可以得到特別的待遇(不一定是要折價優惠),比方是一張免費的Pizza,限當天兌換。4, 5個好友,既然都已經到這一個餐廳旁邊了,而且其中一個人還會去說服其它人一定要進去用餐。他們在吃飯的時候,還會有一個共同體驗的經驗可以回憶。

不過去別人那邊吃吃喝喝,把別人辛苦的東西打爛,說出一百個更好做這件事情的方式,然後再拍拍屁股走人,真是自我感覺良好。

他們還有一個遊戲是要做類似"LBS-大富翁"的遊戲,光是聽這兩個關鍵字就覺得很興奮,希望他們成功。

生活中的黑天鵝效應

所謂的黑天鵝效應,就是發生的機率非常的稀少,可是影響非常大的事情。這一個理論有幾個展開的形式,在生活上應用相當有趣,其中一個是:
- 我們生命中的結果,被非常少數的事件所主宰。
絕大部分我們做的事情,其實影響都沒有那麼大。

- 我們可以把周圍的事物的情境歸類為:極端世界以及平庸世界
平庸世界,想像一個在便利商店工作的時薪人員,他的收入以及他的工作時數呈現完全線性的關係。

極端世界,又可以分為暴露在正面,或負面的級端世界。暴露在負面事件比方來說,保全人員,收入方面完全是固定的。但是這一個行業會發生負面的意外,當發生意外的時候會有極大的負面改變。暴露在正面事件比方來說,歌手就是一個例子。所有的歌手都很辛苦的投入了很多固定的時間,很少歌手會紅,但是紅起來的話就會有巨幅正面的改變。當然有一些行業同時會暴露在正面以及負面的行業。

假如把這一個比喻延伸到生活的選擇上,其實這可以帶給我們一點啟發:
我們生活中絕大部分的事情,處在平庸世界中:我坐上捷運,在一定的時間會到達目的地;我買瓶可樂,我得到一瓶。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讓自己暴露在正面的極端事件中,比方,花時間在認識新的人上面。我們會浪費的,是兩個小時的時間。然後通常結果都不會怎麼樣,但是有一個非常少、非常少的機率你會遇到:一個測底改變你人生的點子,志同道合的夥伴,一位心靈導師,一個商業機會或著是一個真命天子。

我決定要效法 Mr. Jamie的建議,一年至少喝50杯咖啡

2011年8月15日 星期一

Super Sales Lesson

在一通電話搞定供應商的老板後:

要跟上流、下流廠商持續培養關係。到可以打電話搞定事情的程度。關係真是要長時間培育的,有時候是上一份工作給的Case。

親自拜訪是非常有效的,就算非常Senior的前輩,仍是會說"我可以登門親自來說明這一件事"。你自己有多看重這一件事,別人就會多看重。親自拜訪的萬用話術是:"我可以過來嘛,我人剛好在附件,幾分鐘就可以到了。"

顧客最容易被打動的拜訪時間:外面下著大雨的時候。

2011年8月14日 星期日

Air Swimmers


這就是魔法,把某種不可能實現了。就算只是很簡單的東西。


2011年8月10日 星期三

前輩離職

今天突然得知中國大陸的前輩要離職了,覺得惆悵。雖然跟前輩也只有兩次見面的因緣,但曾經聽到過一些有趣的故事,並親眼見識前輩在公司豎立了制度,治軍嚴謹。整個中國大陸的通路,幾乎是前輩一手打下來的江湖。對此我感到相當的敬佩。

前輩解釋,辭職是為了曾經疏忽某些事業的開發,到今已對生意造成不可收拾的影響,而不得不走。

總令人感嘆,假如像前輩這樣的人也沒有辦法的事情,自己是不是真有一天可以勝任,一個帶頭的角色。

2011年6月28日 星期二

An update on Google Health and Google PowerMeter

An update on Google Health and Google PowerMeter

6/24/2011 11:01:00 AM
In the coming months, we’re going to retire two products that didn’t catch on the way we would have hoped, but did serve as influential models: Google Health (retiring January 1, 2012; data available for download through January 1, 2013) and Google PowerMeter (retiring September 16, 2011). Both were based on the idea that with more and better information, people can make smarter choices, whether in regard to managing personal health and wellness, or saving money and conserving energy at home. While they didn't scale as we had hoped, we believe they did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access to information in areas where it’s traditionally been difficult.

We’re making this announcement well in advance to give you plenty of time to download the information you might have stored in either product or to transfer it to another service, and we’re making it easy for you to do it in a variety of formats. More on how that works below.

More broadly, we remain committed as always to helping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access and use information pertinent to them. We’ll continue to pursue this goal and to encourage government and industry to do the same.

Google Health
When we launched Google Health, our goal was to create a service that would give people access to their personal health and wellness information. We wanted to translate our successful consumer-centered approach from other domains to healthcare and have a real impact on the day-to-day health experiences of millions of our users.

Now, with a few years of experience, we’ve observed that Google Health is not having the broad impact that we hoped it would. There has been adoption among certain groups of users like tech-savvy patients and their caregivers, and more recently fitness and wellness enthusiasts. But we haven’t found a way to translate that limited usage into widespread adoption in the daily health routines of millions of people. That’s why we’ve made the difficult decision to discontinue the Google Health service. We’ll continue to operate the Google Health site as usual through January 1, 2012, and we’ll provide an ongoing way for people to download their health data for an additional year beyond that, through January 1, 2013. Any data that remains in Google Health after that point will be permanently deleted.

If you’re a Google Health user, we’ve made it easy for you to retrieve your data from Google Health any time before January 1, 2013. Just go to the site to download your information in any of several formats: you can print and save it, or transfer it to other services that support industry-standard data formats. Available formats include:
  • Printable PDF including all the records in your Google Health profile
  • Industry-standard Continuity of Care Record (CCR) XML that can be imported into other personal health tools such as Microsoft® HealthVault™
  • Comma-separated value (CSV) files that can be imported into spreadsheets and database programs for ongoing tracking and graphing
  • HTML and XML versions of the original “data notices” sent to your Google Health profile by linked data providers
  • A unified ZIP archive that includes all files you’ve uploaded to your profile, plus all of the formats above
Over the coming weeks we’ll also be adding the ability to directly transfer your health data to other services that support the Direct Project protocol, an emerging open standard for efficient health data exchange. And while we’ll discontinue the Google Health service at the beginning of 2012, we’ll keep these download options available for one more year, through the start of 2013. This approach to download and transfer capability is part of Google’s strong commitment to data liberation principles: providing free and easy ways for users to maintain control of their data and move it out of Google’s services at any time.

In the end, while we weren’t able to create the impact we wanted with Google Health, we hope it has raised the visibility of the role of the empowered consumer in their own care. We continue to be strong believers in the role information plays in healthcare and in improving the way people manage their health, and we’re always working to improve our search quality for the millions of users who come to Google every day to get answers to their health and wellness queries.

Google PowerMeter
We first launched Google PowerMeter as a Google.org project to raise awarenes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giving people access to data surrounding their energy usage. Studies show that having simple access to such information helps consumers reduce their energy use by up to 15%; of course, even broader access to this information could help reduce energy use worldwide.

Since our launch, there’s been more attention given to this notion of people easily accessing their energy data. The installation of smart meters and other home energy devices is picking up steam, and states like California and Texas are moving forward to finalize policies and programs in this area. Earlier this month, the White House announced a goal of giving all consumers access to their energy usage in computer-friendly formats as part of a national plan for modernizing the electricity grid.

We’re pleased that PowerMeter has helped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this access and created something of a model. However, our efforts have not scaled as quickly as we would like, so we are retiring the service. PowerMeter users will have access to the tool until September 16, 2011. We have made it easy for you to download your data: simply log in to your account and go to "Account Settings” to export to a CSV (Comma Separated Values) file. We will be contacting users directly with more information on this process.

Momentum is building toward making energy information more readily accessible, and it’s exciting to see others drive innovation and pursue opportunities in this important new market. We’re proud of what we’ve accomplished with PowerMeter and look forward to what will develop next in this space.

By helping people make more informed decisions through greater access to more information, we believe Google Health and PowerMeter have been trailblazers in their respective categories. Ultimately though, we want to satisfy the most pressing needs for the greatest number of people. In the case of these two products, our inability to scale has led us to focus our priorities elsewhere.

As always, we welcome your feedback; please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opinions with us at health-feedback@google.com or powermeter-feedback@google.com. We won’t be able to respond to every email, but we promise we’ll listen.

Daniel Tammet: Different ways of knowing


 Daniel Tammet has high-functioning autistic savant syndrome, he perceived the world in a different way that normal people do: he is ultra sensitive with words and numbers. He showed how he perceived the world, and wished that we can have the curiosity to open new eyes. 




Book Born on a Blue Day
Embracing the Wide Sky: A Tour Across the Horizons of the Mind is a personal and scientific exploration of how the brain works and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savant and non-savant minds.


Tammet reminds me of the Grand Design by Stephen Hawking: A few years ago the city council of Monza, Italy, barred pet owners from keeping goldfish in curved bowls. The measure's sponsor explained the measure in part by saying that it is cruel to keep a fish in a bowl with curved sides because, gazing out, the fish would have a distorted view of reality. But how do we know we have the true, undistorted picture of reality?
The goldfish view is not the same as our own, but goldfish could still formulate scientific laws governing the motion of the objects they observe outside their bowl. For example, due to the distortion, a freely moving object would be observed by the goldfish to move along a curved path. Nevertheless, the goldfish could formulate laws from their distorted frame of reference that would always hold true. Their laws would be more complicated than the laws in our frame, but simplicity is a matter of taste.

 how do we know we have the true, undistorted picture of reality?

Emiliano Salinas: A civil response to violence

The son of the former president of Mexico speaks about the greatest crisis the Mexicans are having is denial and apathy(冷漠), fear. "It's like someone who has a serious illness, and pretends that it's the flu, and that it goes away. But it doesn't. Mexican has cancer."

He also mentioned the example of the brothers Benjamin, Julian and Eric: two of the brothers mobilize the whole village to rescue one of their kidnapped sibling.

We're facing a very powerful opponent. But we are many more. They can take a man's life. Anyone can kill me, or you, or you. But no one can kill the spirit of true Mexicans. "

2011年6月23日 星期四

Speech to go


http://www.ted.com/themes/not_business_as_usual.html

Three powerful talks from TED2007

http://www.ted.com/talks/ngozi_okonjo_iweala_on_doing_business_in_africa.html



1. 開發內在的CEO
2. 令人驚訝的激勵人心事物
3.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社會企業經營模式
4. 綠色企業能否兼顧獲利?
5. 行銷大師Seth Godin:能傳播出去的點子就能贏
6. Donny Deutsch脫口秀中最棒的企業建議
7. Steve Jobs於2005年對史丹佛畢業生演講
8. 如何精巧製作你的300秒電梯行銷或建立人脈介紹
9. 億萬富翁的企業家建議
10. 令人精力充沛的辦公室瑜珈 

當上帝點燈

當上帝在人的心中點燈,
他總是會確保把一個靈感同時給很多人,


如此,終究有一個人會把它做出來。

2011年6月14日 星期二

Jessi Arrington: Wearing nothing new

Jessi talks at TED Active 2011, she is a designer who buys only second-hand close, wears the vivid color, and follows her own meditation. 

Very beautiful dress and very beautiful attitude.

Her blog http://luckysoandso.com is very worth see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