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於觀看資訊一書想像可以衍伸的小說情節:
故事中,就是今日的社會,我們使用社群網站,手機,受到大眾媒體的傳播。我們的的頭腦彼此相互連接同一個平台上、交換資訊。
故事中的對立,是來自於中國以及美國的對立:
美國以英文為主體的網路世界,包含搜尋引擎Google、Yahoo還有社群網站Tweeter、Facebook、Youtube的崛起,大幅了改變人類的生活習慣。這些公司在追求最大價值的同時,也意外的在政治上發揮了一定的影響力:在各個地方散播民主、資本主義的價值。間接導致有好幾個政府都出現了革命。另外一方面,政府單位也嚴格的控制了網路的資訊,因為對應恐怖主義,所發展出來的技術以及權力:政府可以在信件內進行關鍵字比對,他們也有權力要求業者提供存放在美國境內的資料庫。
不過政府雖然有能力調閱這些資料,但是他們沒有人才、能力可以去分析不同的的資料。在緊接著未來,真的會造成改變的是網路公司。全世界真的最懂網路的人,會在私人企業工作。為了獲取更大的商業利益,最終開始收集越來越多的個人的資訊,目的是要讓廣告越來越準確。一旦這樣的資料存在,政府機構就有東西可以調閱了。
另外一個世界,則是以簡體中文為主的中國。中國政府為了政治上的安定性,長期以來已經嚴密的投入網路資訊的監控。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喜歡著使用著中文,也在根本上,造成跟美國截然不同的網路文化。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人們對於資訊的需求非常之大。這可能跟中國經濟起飛的時間較晚有關係,大家相對的對著電視、報紙等其他媒體依賴性相對比較低。在中國,每一個人平均花費更多的時間在網路上,也更願意在網路上進行交易。
中國政府,除了嚴密掌控資訊的防火牆"長城"之外,底下長期的聘用駭客合作,可以進行主動性的攻擊。除了技術層面,中國政府發現他們也越來越難以決定怎麼樣適當的封鎖網路上的消息了。
接下來的發展,應該不會是在網路技術上,而是在資訊上的:想像在兩個世界裡面,不斷會有駭客對網站的安全缺口進行攻擊。儘管這些攻擊有時候的確成功,導致像是Sony 上百萬的帳號外洩,但是整體來講,網路會變得越來越安全。當然,某一方面還是可能對特定的網路展開攻擊,進行癱瘓。但總體來講,意義不大。
真的具有殺傷力的,是精心設計的訊息。想像這一個訊息本身沒有什麼問題,他可能是一句非常簡單的口號、一首曲子、一張照片。訊息本身需要夠簡單,才可以被大量的被傳輸。想像美國政府要展開攻擊,於是開始設計一連串的訊息。
一連串的訊息:A-B-C-D。看起來是完全不相干的幾件事情,完全沒有關聯性。他們分開來看似乎都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但是想像每一件新聞都有一點點發酵的空間。這些事情接續著發生著,全國處在一個沸騰的邊緣。一觸即發。
想像柏林圍牆倒塌的故事,倒塌乃是起於東德的一個疲倦軍官發佈的訊息不儘正確,又剛好被NBC的記者錯誤的解讀,充滿希望的民眾突然湧向圍牆。然後圍牆就倒了。
莎士比亞中羅密歐以及茱麗葉的悲劇,不也正是因為錯誤的資訊傳導嘛?
當然,怎麼樣可以準確的組合一連串的訊息,在適當的時間發佈攻擊,在過去似乎是一個太過複雜的任務。人民的反應太難以預料了。不過網路的出現改變了這件事情,現在大家都在同一個平台上發表著言論。這個時候超級電腦就登場了。這一個超級電腦可以持續的在網路上爬文,監控、量化一個國家的民眾對一件事情的發酵程度。
這一種程度的超級電腦現在已經有了。像是龍捲風這樣的公司,可以在網路爬尋各個網路論壇,將評價轉換為可以量化的分數。避險基金公司也創造了一種新的指數,因為他們發現大眾即時的情緒會影響股市的表現。他們建立了一個機器人,在推特上持續的爬文,統計每一個人的發言。所以故事中,中美雙方政府當然設立了最頂尖的人工智慧,即時的監控敵國的最新動態。這一個人工智慧只要稍為進步一點,就可以精確開始評估每一種類的消息,對不同的社群、階級、社經地位的人的影響。
雙方運用這樣的人工智慧,一直監視著對方的網路。掌握最新的討論動態,並且觀察各種訊息的傳播渠道,建立不同的可能模型。雙方政府也運用這樣的工具,進行 Beta 版的測試。在其他的地區進行小規模的測試:像是非洲、中東國家最近的政治革命。美國為了精確測量,甚至在自己國家進行了這樣子的攻擊:占領華爾街的活動就屬於這一類。
美、中兩政府為了取得更多實驗的數據,還甚至把這樣的工具借給其它國家的政府使用。所以包含封鎖網路消息、或是網路監控等技術。
隨著時間,雙方政府使用的人工智智慧越來越進化了。
不過在運用這樣人工智慧的同時,政府也發現這樣的工具如果沒有搭配可以合理的詮釋,沒有辦法真的發揮所有的功效。畢竟不同的文化,還是有太巨大的根本性差異:就拿幽默感來說,美國人覺得好笑的東西,可能是對其它文化的人的一種污辱。
我們男主角,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登場了。身為一個從小在美國長大的華人,他非常適應美國文化,也因為他的特殊身分,他在某些情況需要更努力的去融入當地的社群,甚至比美國人自己還要更了解美國文化了。
男主角在一個智囊團裡工作,這一個智囊團歸屬於中國政府國安局底下的網路監控組所掌管(名字待確認)。主要的工作就是監控美國的網路活動,以及從事保護性的預防措施。
男主角首先發現一系列異常的活動,似乎暗示著正有一系列的攻擊措施朝著中國而來。智囊團雖然採取了相對應的防堵措施,但是似乎僅只是忙著救火而已。
其中,有一串的攻擊當中,出現了一個非常簡單的訊息在上海地區被散佈。這一個訊息在星期一早上,大家進辦公室,打開信箱的時候冒出來。然後就造成小規模的暴動。如此優雅但是有效的攻擊,突顯了對方對於中國情勢的了解,智囊團遭收到來自上層的巨大壓力,我們的男主角覺得智囊團裡面可能有內鬼。
原本區域性的影響,越演越烈,逐漸變為全國性的事情。民眾每天在新聞上,受到同一個事件的影響,逐漸的被同調化了。這是相當可怕的事情,因為通常來講,不同個體的差異,表示每一個人對一件事情發生後的反應是不同的,不同的反應會互相抵消,造收斂(反例:想像在一個獨木橋,跨著統一步伐的軍人)。
只是隨著人類的心智越來越統一,同樣的事情影響這一個國家的每一個人。以中國這麼幅員廣大的地方,民眾一旦被同調化就容易產生了巨大的能量。經過一系列,大規模的事件洗腦,國民的心智已經變得相當的脆弱,當然表面上這一個社會還是過著相當的正常的生活。但其實這一個時候,人民的心智脆弱到會被任何的事情扇動。一場經濟、政治革命似乎在夕。
這當中當然有一個關鍵的決策點,是在新聞真的白熱化的時候,礙於領導單位的巨大壓力,智囊團的計劃主持人打算啟動他們網路防火牆,長城,的終極功能:"宵禁"。宵禁可以全面的切斷所有的網路連線。這樣雖然可以停止消息的散播,但也會造成更全面性的失控:我們的生活已經跟網路密不可分了,我們不可能把它關掉的。中國先前光是實驗性的把全國網吧關閉,就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男主角提議的是另外一個名叫做"孟姜女"的方案,這一個正在四川進行的實驗性方案,與
"宵禁"的概念徹底相反:這一個方案把長城的關鍵字省察功能降到最低。充份的資訊,會瞬間讓同調化的民眾加入許多的熵值。當然,這也表示要讓中國人民直接暴露在美國的雜誌、台灣的無名小站、以及中國自己境內諸如法輪功等組織。這是領導階級無法接受的事情。
整個智囊團進入備戰狀態,他們提前把一些專案收尾,做完名為"和絃樂章"的攻擊計劃。和弦樂章總長14:37分鐘,以毫秒為計算單位。
它的攻擊目標是美國的股票市場,因為經過詳細的分析,智庫發現在結構上,美國投資、金融機構是一個極為集中的市場,就算是金融風暴過過後,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財富仍有幾家銀行所操作。這幾家銀行裡面,又以為數非常少的幾位交易員、以及超級電腦,影響了整個市場的動向。所謂的超級電腦,就是以物哩、數學模型為基底,快速對股票進行反應。
和弦樂章針對這一組機器與人進行兩個版本的攻擊:
<待完成>
然後出現一個邪惡的存在,邪惡的存在可能是人類、可能是資訊本身自主了。
客制化的攻擊 針對不同族群
同樣的訊息,完全不同的文字
不著邊際
中國自己也陪錢
駭客:麻痺反應速度
中國極權主義政府 搜尋/資訊限制
被的大事件所影響。突然,
發現有一個概念已經要被
殺死一個點子
資訊在傳輸的過程,會不斷的產生變異。
我突然看到非常清晰的圖像:
傳輸、組合、完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